目 录
文学研究
古代公文文体名称特征探析——周景,李金泽,1-3+21
论陆佃的文学创作理论——于友,4-6+10
史学研究
政治憧憬与价值自洽:宋代官员辞任原因探析——任子遥,7-10
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张库商道沿线民族文化交融研究——刘焱,陈树峰,11-13
法学研究
效力待定行政协议的实践困境与优化路径——李洁,14-17
情理融入司法裁判的逻辑机理与现实路径——胡万霞,李敏,胡佩佩,18-21
经济学研究
福利经济学视角下医疗保险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——基于CGSS的实证研究——刘鑫传,郑冰婵,22-25
“数商兴农”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研究——王莹,26-27+59
基于青年群体租住需求的公寓户型优化策略——杨一,28-30+105
艺术研究
传统文化元素在动画角色中的运用——以《哪吒闹海》为例——吕锡伟,何建波,31-33+52
清朝蒙古族马鞍的信息可视化设计——王晫,赵晓彦,34-36
教育教学工作研究
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特点、管理难点和靶向施策探究——陈香,贾巨才,任忠,等,37-39+43
张家口市传统文化研学状况调研——梁俊仙,张盛男,乔梁,40-43
河北省优秀传统文化“两创”的价值意蕴、机制构建和发展策略研究——刘晓音,梁松,44-47
高校思政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探究—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为例——郭云飞,谢有光,任亮,48-52
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临床药物治疗学课程思政的路径探究——以河北北方学院药学院为例——薛占霞,高永山,郑立卿,等,53-55
综合美育课程观下新艺术课程标准探析——韩佳璇,乔春霞,张佳硕,等,56-59
新文科背景下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创新探究——李永慧,60-62
混合式教学模式在Photoshop图形图像处理教学中的实践——杨万红,林候,63-65
“SPOC+情景互动”双线融合式教学模式探究与实践——以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为例——汪婷婷,刘捷先,66-68+76
浅议新媒体时代高校实践育人优化路径——李静雨,杨天宇,朱亮,69-71
临床医学“5+3”一体化学生共情能力现状调查——石喆,刘甜甜,孙博文,等,72-76
新时代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高质量发展的引领路径——吴凤琼,77-78+92
课程思政融入基础韩语课程的困境与策略——宗艳艳,79-81
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体育教育的现代化探析——王加敏,陈军,82-84
高质量学校体育课程影响因素的深度探究——刘博文,王鑫,李成宝,85-88
综合灵敏训练对青少年身体成分和身体素质的影响研究——卞振武,89-92
体育线上教学效果评价体系构建研究——陈照春,郭德法,杨健,93-95
英国游戏工作的专业化发展及启示——戴明丽,韩波,96-99
中医文化负载词等效翻译策略探讨——谢婉霞,郑兰淼,刘泽林,100-102+115
地方高校教学科研型教师团队跨界融合建设途径探析——祁佳斌,贾慧慧,王洁,103-105
懂医精药目标引领下分析化学一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——赵永明,李双,殷宏艳,等,106-108
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路径探析——以河北北方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为例——王建勋,张利娟,贾贺男,等,109-111
数字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探赜——朱艳丽,112-115
中国灾害社会学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新成果——评《灾害社会学》——钱洪伟,116